【幸福路上】
最近比較閒,也多了些時間去看電影,那天我便去看了這部台灣久違的動畫片—「幸福路上」,當天回家我很快的便畫了這一張圖。
當我聽到主角小琪問自己: 「你成為自己理想中的大人了嗎?」我不免莞爾一笑。
這個問題我也常常問自己,我習慣把很多感受跟不同時期的自己比較,因為這樣能能協助釐清自我,並且去思考我想要過的
,究竟是怎麼樣的生活
深深覺得,在這樣一個快速的大時代裡,要找到自己的定位是一件好困難的事情,而幸福對於現代人來說,也變成一件奢侈的事情。
一時暴雷爽、全家火葬場,劇情我就不透露太多了,但導演用一種特殊的方式,在告訴著我們,解嚴後的台灣是什麼樣子,也歷經了什麼樣的變化,光是這點就值得讚許。
台灣的影視行業,其實在二十年前有稱霸亞洲的情況,但到了現今卻變得一蹶不振,先不比內需市場比我們更強大的中國,台灣現在也被韓國追趕過去,已然看不到車尾燈,這問題以後我再跟大家談,但韓國電影在某一方面,我認為做得比台灣好太多。
韓國電影與他的人民,有著面對自己歷史的勇氣,但台灣沒有,特別是在政府遷台後的歷史,在那個動盪的時代裡,有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應該被記錄下來,這些史實該被紀錄,韓國就很敢於拍這樣的題材,而且在當地的票房都很不錯,像是前陣子的「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」,以及最近的「1987:黎明到來的那天。」都是很優秀的代表作,但台灣似乎沒有關於這些素材的代表性電影。
而這部「幸福路上」,用一種輕鬆的方式表達六七零年代出生的台灣人,所經歷過紮實的記憶與想法,要說這部片很政治嗎?與其一直去談論片中主角在政治中的立場,我認為不如引用這句名言去形容主角比較恰當。
「在人生的海洋上,最痛快的就是獨斷獨航,但最悲傷的卻是回頭無岸。」《哥倫布》
再講太多就劇透了,推薦大家去看看這部電影。
迷惘的時代,需要最單純的價值。
—
#幸福路上
#電影
#我可以改當影評嗎